【類別:】 名人傳記 【篇名:】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266 象耳袁覺禪師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象耳袁覺禪師悟道因緣


  眉州(今四川境內)象耳山袁覺禪師,圓悟克勤禪師之法嗣,俗姓袁,本郡人。少時袁覺師于傳燈寺出家,後試經得度。其本名圓覺,因郡守在填寫祠牒(即度牒,官府發給出家人的身份證明。清乾隆以前,出家人必取得祠部頒發的正式度牒,方可出家為僧,否則即是非法)的時候,將“圓”字誤寫作“袁”字,故而將錯就錯,名為袁覺。當時郡守疑心袁覺禪師會不高興,便戲之曰:“一字名可乎?”袁覺禪師笑道:“一字已多。”他的回答令郡守非常詫異。

  袁覺禪師受具足戒後,即離開四川,前往荊楚一帶遊方,遍參有道尊宿。後來到大溈山,依佛性禪師參學。

  有一天,袁覺禪師入室請益,向佛性禪師陳述了自己的見處。

  佛性禪師聽罷,便道:“汝忒煞遠在(你離見道還差得很遠呢)。”

  佛性禪師雖然這樣說,但是知道袁覺禪師是一個法器,因此便把他留在座下,充當侍者,負責接待賓客。

  此後,袁覺禪師每次陪侍佛性禪師的時候,佛性禪師必舉《法華經》中“開示悟入”這四個字,令袁覺禪師下轉語,並且說道:“直待我豎點頭時,汝方是也。”

  ﹝開示悟入,即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的略稱。﹞

  袁覺禪師雖然下了很多轉語,但是,均不契佛性禪師之意。

  一天,袁覺禪師偶然因為處理一件事情未能盡職,被暫時趕出山門,以示禁制。

  在受禁制期間,袁覺禪師無有依靠,于是便寄居在當地的一位居士家。

  一日,袁覺禪師便誦《法華經》。當他誦至“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這一句時,豁然有省。

  禁制結束後,袁覺禪師便回山看望佛性禪師。

  佛性禪師遂予印可。

  當時,圓悟克勤禪師再度得旨,住持雲居山。袁覺禪師于是前往其座下,把自己的證悟所得,告訴了圓悟禪師,並希望能得到他的印證。

  圓悟禪師聽完之後,便大聲呵斥道:“本是淨地,屙屎作麼?”

  袁覺禪師終于疑情頓釋,徹悟宗旨。後隨圓悟禪師回到四川。

  南宋紹興丁巳年(1137),袁覺禪師應郡守之邀請,住持眉州象耳山,將那裡的道場修葺一新。

  袁覺禪師曾經告訴諸禪客說:“東坡雲‘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山谷雲:‘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傍人謂是丹青。’此禪髓也。”又雲:“我敲床豎拂時,釋迦、老子、孔夫子都齊立在下風。”

  其接人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文選出處:七葉佛教書舍 http://www.book853.com/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