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祖道風》104 謙往和來
謙往和來
印光大師云:
有德色,人雖受惠,感恩之心,便輕微矣。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注),此處家庭之妙訣也。我以謙往,彼必以和來,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關緊要之小事校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而和矣。(《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周伯遒居士書三》)
注:《論語.泰伯篇》,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內裡真有,外表好似沒有,叫「有若無」。內裡充實,外表看來似是虛的,叫「實若虛」。人來冒犯,不與計較,叫「犯而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