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念佛法門 【篇名:】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智海長老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
智海長老

學佛人修持的法門很多,但是唯有念佛法門能夠普被三根。三根就是說眾生的根性不同,可以歸納為上、中、下三種。修行的法門有些是簡單,容易修的。例如修不淨觀、數息觀,這些法門是佛最初為弟子說的,依之修行,都可以證到阿羅漢果,這屬於小乘法;另外有修禪定、修止觀,這些方法也有些上根利智的人修了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中等根性的人修習這些法門,雖然不能大徹大悟,也能得到一點利益。唯有念佛法門最簡單直捷,而且容易修持,能夠普被三根,上根、中根、下根的人,如果肯發心念佛,都能得到好處。

從緣起法談修行

按照佛法的基本理論來說,萬法從緣起,緣起無自性,所以叫做性空。我們研究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這兩個字,「緣」就是眾緣,也就是種種的條件;「起」是生起,也就是說世間任何一法,都不能單獨而生,一定要假借眾緣而生起。這個法是不是實實在在永恆不滅的呢?決定不是的。所以緣起的法是從緣起而緣生,緣起是從因上說的,緣生是從果上說的。緣起法沒有自性,性就是體性。為什麼說沒有自性呢?因為緣不只一個,一個緣不能生法。以人來說,光有母親沒有父親不能生;按照物質來說,光有土沒有水也不能生,有水還得有陽光,所以叫做眾緣,假種種的緣才能生起來。眾緣所生的法,其中那一個緣才是他的自體、自性呢?所以說眾緣所生的法沒有自體。《中觀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諸法不會自己生,是從緣生。而在眾緣之中,那個緣是他的自體呢?自體不可得,所以說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是不是種種的緣共生呢?共生的法也不對,所謂因緣和合,和合不是共,叫做無自性;自性空,叫無生。他的自性是無生的,這是理論,是究竟,萬法皆空,一切法無自性。
但是話又說回來,理論上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研究太空,虛空沒有邊界,沒有生滅,永遠在那兒。太空中的星球多得數不清,這些星球是怎麼來的呢?都是緣起,依照什麼有緣起?依照虛空。虛空沒有分別,它能成就一切緣起法,不障礙你,使你生不起來。所以《楞嚴經》上說:「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現在說緣起性空是不錯,這個世界也有成有壞,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有情、無情都有生有死,有生有滅。拿地球來說,地球是緣起而生,人生也是緣起而生的。在緣起法裡面有好有壞,所以人生有苦有樂,其他眾生也都一樣,但是苦樂也是緣起性空的。雖說苦樂是緣起性空,可是人都貪樂怕苦。受苦的時候很辛苦,受樂的時候不辛苦,辛苦也是性空,不辛苦也是性空。可是人們還是要追求樂,想離苦得樂,這就是在緣起法上起了執著,因為離不開、脫不了這個執著,就被苦和樂限制住了。既然出不去,出不去就不能性空,不能性空,現實問題就解決不了。要想解決現實人生的問題,就要在緣起上開始,到了最後成了佛,那就達到性空,到了究竟。可是沒有成佛以前,就是菩薩,還是要在緣起上度眾生,在緣起上行菩薩道。我們眾生在還沒有證到大菩薩的地位以前,就更不要談了。
世間法中有許多離苦得樂的方法,過好的生活,享受福報,也有幫助旁人,做慈善事業。為了什麼?都是為了要改善現實人生,這些都是在緣起法上做。但是這些事情只能一時解決人生的問題,而不能永遠解決。所以到了最後還是佛法最究竟,因為佛法並非解決目前短暫的人生問題,而是徹底解決人生的問題。究竟的方法非但今生可以解決問題,來生、再來生的問題都可以解決,這只有佛法才有可能。
佛法告訴我們在緣起法上要一步一步的修上去,從起修而開悟、證果,到了究竟,就達到性空。但是達到性空的人,比如說小乘人達到我空,「我」是緣起法,「我」沒有了,就是緣起的「我」空了;大乘人到了究竟只有佛,菩薩還是修因,緣起法不但「我」空了,緣起的「法」也空了,我空、法空一切空,就到家了。那種空,不要說我們凡夫,就是二乘聖人、羅漢如果不是回小向大,行菩薩道的羅漢,他也只能性空而不能緣起。為什麼呢?他不能從空出假行菩薩道,他守著偏空的涅槃,不能夠圓融中道。到了菩薩,可以從空出假,在幻化的世間度眾生,而不為眾生所度,不生種種的煩惱障礙。菩薩從緣起法上度眾生,自利利他,但是還沒有到家,只能假,還沒有達到圓融中道到究竟的性空。如果成了佛,性空緣起,緣起性空任運而行,那就叫中道的妙觀。如果單談性空的話,這是偏一空,不能有;能有能空,能空能有,空有無礙,沒有一個法是不對的。現在如果你單談空,在有上行的人,你就看他不空,那就是偏空了;在有上要能空,要一空一切空,不能說空外有個「不空」。所以緣起性空的道理是究竟到家,但是我們凡夫一定要從緣起下手。

禪定止觀適中上根

要從緣起下手來修行,修行要依照佛法,佛法有理論、有事實。修行的方法很多,按照大乘佛法的修行方法來選擇,比如說從實修、實悟、實證這些法門選出來,大家公認的,不出修禪定、修止觀、修念佛這些法門。
現在說修禪定,參禪,就說參「念佛的是誰」好了,「誰」是什麼?誰就是對象,是要找的東西,能找的人,要找他要找的東西找不著,這才起疑情,才去參究。如果修默照禪,「照」是能照的智慧,所照的是什麼?它有個對象,對象是個什麼?這就有能有所,就是緣起。這個緣起是專一的緣起,不複雜,是清淨的,從這兒把我們的心統一,統一然後,如果修到極處,能所不二,能所一如,這就走向性空。所以說禪宗最後說一法不立,離心緣相,離心意識。雖說是離心意識,在沒有修到究竟的時候,你離的這個是誰呢?誰離啊?心意識又是誰呢?你離什麼呢?如果都是一個就沒得離了,就因為不是一個,所以才有得離,也是有對象,對象就是緣起,這都離不開緣起。
再說修止觀,修止,「止」是攝心歸一,一心不二不散,也就是修定。定的境界是什麼?是我心裡所對的,那也是緣起。如果說修觀,「觀」就是心裡頭明明瞭瞭,歷歷分明。這時候也有個對象,觀什麼呢?觀一切法。觀一切法心裡要明明瞭瞭,也就是修智慧,這都有對象,離不開緣起。如果止觀統一以後,走向止觀不二,到了究竟也就是走向性空。走向性空,其實禪也好,止觀也好,到了性空的時候,並不是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有個「妙」的境界,就是不加造做的境界,不分別、不執著的無分別境界。這兩種法門可以說是對於中根人、上根人比較當機。

念佛三根普被

現在我們談談念佛法門,只有念佛法門才能三根普被。上根人念佛可以念自性的彌陀,緣起自性佛。這種人念阿彌陀佛從那裡來的?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的心。我的心有多大?我的心沒有界限,人在娑婆世界,心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沒有我的心呢?不能說沒有。非但極樂世界,十方世界都有我的心。我現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我心裡頭,我的心達到極樂世界,這樣念佛就把自己的心量擴大,不分彼此,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佛國土之遠,也沒有出了我的心。這樣就不起分別,把境界放大,都在我的心量中,心包太虛;我在心包太虛的境界裡念眼前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在我的眼前,根性比較利的人就是這樣念佛。
中等根性的人,有的觀想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七寶池、八功德水,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把它擺在眼前,觀想出來。這樣實有其佛、實有其境,這樣念佛是在緣起法裡,達到清淨,擴大到旁邊沒有煩惱障礙,這種念佛實在也不容易。下根人念佛,什麼都不懂,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佛這麼好,我就一頭栽進去,有信心,不懷疑,老實念。雖然什麼都不懂,可是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都在這一句佛號裡頭,極樂世界的境界是依報,你念正報的阿彌陀佛,依報也就在其中。所以一心念佛,念到最後能夠達到一心不亂;什麼都不懂,就憑自己的信心、誠心,遠離所有的貪、瞋、癡。只有一句佛號,這樣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三業清淨,三業清淨到臨終的時候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說法,就花開見佛悟無生忍,這時候就變成大菩薩了。這種法門,如果不是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尤其是下根人,你拿什麼去修禪定?拿什麼去修止觀?你抓不住,沒有一個下手處。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就是下根人都有辦法修行。

依緣起法念佛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境界,念佛以佛為境界,以佛為緣起;修止觀、修禪定的緣起,是一般的境界,而念阿彌陀佛是佛的境界。十法界中四聖六凡只有佛最高尚,以最高尚的佛為修行的境界,我們的心就寄託在阿彌陀佛至尊的名號上,這絕對是最殊勝的。這種緣起法,修到妙處時,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是什麼?「無生」就不滅,這不生不滅不就是性空的道理嗎?所以從有到空,念佛從有而念,最後到了妙處,就是性空。在沒有達到性空之前,起碼是穩當的,是可以著手的,不是空談的。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大願大力成就我們,如果我們還不肯相信,那佛也沒有辦法,這是眾生自己的業力。
所以修行要遵循佛的正法,正法很多,有小乘、大乘、有宗、空宗、禪定、止觀,也有念佛,這些法門都是為了去除人的執著。執著不出兩種,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在佛法裡,沒有去執著之前,執著空不如執著有。執著空,容易落空見,撥因果,會排斥好的「有」,這叫「惡取空」。其實緣起性空是好的空,可是我們要是執著「緣起性空」,那空就變成不好的空了。舉例來說,靈芝草是好東西,人吃了對身體好,牛吃了可以變牛黃,但是蛇吃了會變毒。這意思就是說,緣起性空的「空」是好的,可是我們要執著「空」,以為自己明白性空的道理,旁人不知道,我排斥旁人不知道,拿著性空不放下,那就不是空,而是執著空。執著空有什麼壞處呢?他瞧不起執著有的人,或是教他拜佛、念佛,他不肯去。執著有的人可以念佛拜佛,執著有的緣起,也是在佛法上修,從緣起上修,就是有因有果。如果執著空,連因果都有問題,將來的因是什麼?將來的果又是什麼?有沒有果?如果是性空到家是不落因果的,沒有到家時,理論上是沒有因果,但所有的事實都有因果。要是執著空,我們要問一問將來的果是什麼?如果執著有,念佛將來去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蓮花化生。所以都是執著,佛經上說:「寧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許」,就怕執空,而認為因果也空,這是很危險的。
我們從有邊入門去修行,修緣起法,要了解念佛也有高低,極樂世界的淨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我今天念佛將來生到那一土呢?不要認為我們持名念佛,就一句「阿彌陀佛」將來一定生到常寂光淨土,那是太攀高了。可是我們起碼能夠生到凡聖同居土,或者我修得好,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到了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的壽命長,常常親近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以及清淨大海眾菩薩,又不會造罪業,可以一生補處,證到三不退。在生死輪迴裡面修行沒有一點把握,求生極樂是有把握的法門,所以我們在此老老實實的念佛,有一個長遠、究竟、有把握的目標,這樣念佛,從低到高,從下根到中根,從中根到上根,最後緣起性空,穩穩當當的就證到緣起性空的境界。我們不用說釋迦牟尼佛大力弘揚念佛法門,阿彌陀佛在那兒發大願等著我們,就是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也都是修行念佛法門。

歷代祖師偏讚淨土

不說大菩薩,就說歷代祖師好了,初祖廬山遠公大師,永明延壽禪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徹悟祖師,這些祖師學問都好得很,通達三藏經、律、論。宋朝永明壽禪師弘揚念佛,他寫的《宗鏡錄》共有一百卷,五十卷是講性空和圓融中道的道理,五十卷是講有,講唯識的道理。他連空帶有,樣樣都懂,樣樣都通,而他提倡念佛法門。他的思想還低於我們嗎?再說蕅益大師,他寫出來的書在佛教界份量非常重,談起道理,緣起性空你談得過他嗎?我們看看他寫的書就知道了。蕅益大師極力提倡念佛,他的《阿彌陀經要解》推崇念佛法門到了極處。

紅螺山的徹悟祖師說:「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一切法門都是為了要明白佛法的道理,要我們有正知正見,如理思維。光明白道理,沒有實際的修行也不行,修行一切行門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心清淨,以淨心為要。徹悟大師兩句話:「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淨心之要也無如念佛」,淨心之要也無如念佛是說你「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去佛不遠。見了佛,心還不淨嗎?見了佛,花開悟無生忍,心還不明嗎?再說念佛的時候,如同「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就是說,我們的亂心不清,一句佛號投下去就清淨了。明心就是剛才說的念念相應,歷歷分明,不必等到極樂世界,現前能夠歷歷分明,到了極樂世界就能花開見佛,那不就是明了嗎?緣起性空也在明之中啊!這是徹悟祖師提倡念佛的一個重要開示。還有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大藏經看了好幾遍,最後還是選擇念佛法門。印光老法師難道不懂得緣起性空嗎?

緣起法門有清淨的緣起,有染污的緣起。眾生在六道輪迴裡受生死,就是因為在染污、不清淨的緣起裡造了很多罪,所以才受苦。想要不受苦就要在清淨的緣起裡修行,用清淨的緣起法,避開、取消染污的緣起。清淨的緣起法修得多,力量強了,染污的緣起就不見了,苦果自然也就沒有了。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也是緣起,那是清淨的緣起;花開見佛,佛也是我們的緣起,給我們做殊勝的助緣,那時候從清淨緣起而達到性空,染污的緣起就消失了。染污的緣起也能變成清淨的緣起,但是你得有神通力量。例如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能把刀山箭樹都變成蓮花,可是我們刀山箭樹變不成蓮花,怎麼能性空呢?所以緣起法非常重要,而念佛法門的緣起更重要,能夠以究竟清淨的緣起,最後達到圓滿的性空,性空緣起,緣起性空隨你任用。念佛法門有這麼殊勝,我們還不珍重?還要考慮是否該念佛嗎?

念佛的十種方便

念佛法門對一般人日常生活上修行佛法有莫大的方便。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麼運用佛法?如果談到人生的佛法,念佛最方便,最可靠。我寫了十個偈子來讚歎念佛法門的殊勝

第一:「念佛最方便,路行車船時,一句阿彌陀,心中歷歷轉。」這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走路、行車、坐船的時候,如果能念一句阿彌陀佛,在心中歷歷而轉,都不會有妨礙的。如果在車上、船上修止觀、修禪定,就非常困難,沒有念佛這麼容易穩當可靠。

第二:「念佛最方便,迎賓待客時,大小便利處,心中皆可念。」我們念佛的人在迎賓待客講話的時候,雖然跟人講話,可是心裡沒忘記阿彌陀佛,卻也不耽誤跟人講話。聽說印光老法師跟人講話時,心裡完全沒有忘記念佛;大小便利處,指我們上洗手間時,口裡出聲不恭敬,可是心裡還是可以念,無論何時何處都可以不出聲念佛。

第三:「念佛最方便,安禪靜坐時,或修習止觀,定中彌陀轉。」這是說修禪定靜坐,或修止觀,或者在定中的時候,都可以將阿彌陀佛聖號在心裡轉。

第四:「念佛最方便,休息或入眠,密觀出入息,佛號隨息轉。」這是說在休息或睡覺時,躺在床上微密觀察自己的出息入息,能夠看著出息入息而睡著也不容易,那時候阿彌陀佛聖號隨著出入息在那兒轉。唐朝有一位飛錫大師就是修習這個法門。

第五:「念佛最方便,工作繁忙時,禪觀難得修,佛號可為伴。」工作繁忙時很難修禪、修止觀,可是佛號可以給你作伴,一邊忙著工作,一邊可以念佛。

第六:「念佛最方便,煩惱亂心時,靜心聞佛號,煩惱自消散。」我們眾生很難說什麼時候會生煩惱,煩惱一來把心搞亂了,什麼方法都治不了煩惱時,我們還有念佛法門。靜靜的在心裡念佛,讓這顆生煩惱的心去念佛,聽聽他念佛,時間不須多,能夠這樣念十分鐘,煩惱自然就消失了。

第七:「念佛最方便,在家教兒女,出外會親朋,廣結佛法緣。」在家學佛的人,不能說兒女還小就不管教,教育他們是父母的責任。在外頭會親戚朋友,也是一樣,有的朋友談得來,就結個佛法緣,有時跟朋友談佛法故事,說說笑笑,講個佛法的趣味故事;對兒女也講佛法故事,教他們念佛,不耽誤他們的功課,好過看電視,壞眼睛又染污!

第八:「念佛最方便,若自命臨終,兒女哭啼時,勸彼為助念。」這是說假如自己到了臨命終時,兒女放不下父母要走了,哭哭啼啼,這時勸他們幫助念佛,不要哭,這很重要!不念佛的人什麼都放不下,結果還是得走,往那兒去呢?不知道!念佛的人不是這樣,請人助念,念佛求生西方,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

第九:「念佛最方便,禪人若念佛,有淨亦有禪,彌陀早見面。」如果修禪定的人要肯念佛的話,這叫禪淨雙修,有淨亦有禪,這樣的人是彌陀早日見面。所以永明延壽禪師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

第十:「念佛最方便,佛世智者行,末法捨斯門,難得度彼岸。」佛在世的時候,誰是智慧者呢?如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們都修行念佛法門。現在末法時期要是捨了念佛法門,很難從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只有念佛法門,可以從娑婆世界的此岸,度到極樂世界的彼岸。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