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念佛法門 【篇名:】 念佛的真實利益04 (第四集)

念佛的真實利益 (第四集)  1992  美國洛杉磯  檔名:13-03-04
MP3點播 MP3下載 轉載自淨空法師專集網


  諸位同修,今天是我們這一會圓滿。短短的四天一共八個小時,這一次跟諸位介紹的內容是修彌陀淨土所依靠的典籍與修學的科目。在第一天概略的為大家介紹我們所依據的經論。

  學佛一定要有一個成就,如果沒有成就,實在講是非常的可惜。如果要成就一定要專,不管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專才能成就,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如此,連我們中國童蒙所念的《三字經》上都說「教之道,貴以專」,所以能不能成就就看你是不是專修,真正專修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成就。至於法門,這是我們常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契機,專精是決定成功,這是特別提醒諸位同學,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

  淨宗所依據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淨土五經,五經的來源給諸位報告過,其次就是《淨土十要》,《十要》是蕅益大師編的。蕅益大師有一部非常偉大的著作,就是《阿彌陀經要解》,這部書收在《十要》的第一部,印光大師讚歎這部書,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部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以後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這部註解這樣讚歎,那麼蕅益大師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準是觀音菩薩再來,否則大勢至菩薩怎麼可以這樣讚歎?由此可知,蕅益大師絕對不是一個平常人。他的著作很多,在台灣很容易得到,這個裡面最精彩的就是《淨土十要》。第三種是《印光大師文鈔》。我們修淨土的人依靠這三部書足夠了,再涉及多,實在說我們的精力、時間不夠,來不及了。這是希望大家要專,所依據的經論要專,也就是解門要專。

  行門則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過日子、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是我們提出五個科目,這就是這幾天跟大家講的內容。第一個科目是《觀無量壽佛經》講的「三福」。學佛的人要有福報,《彌陀經》上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國」,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善根福德一定非常殊勝、非常深厚。佛又告訴我們,這三種福是一切諸佛淨業正因,這話說得很透徹、很肯定,也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修的。這三條非常重要,我們說得很詳細,差不多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介紹三福。其次就是「六和」,昨天跟諸位講的,三學、六度。第五個科目是「十大願王」。諸位要是細讀《無量壽經》,你就曉得十大願王非常重要。十大願王是從《華嚴經》裡面來的,《華嚴》是中國佛教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公認的根本法輪,所謂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華嚴》是根本。《華嚴》到最後能夠究竟圓滿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菩薩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最為密切。同時,普賢菩薩也是密宗的祖師。

  你們這一次有很多人到大陸上去旅遊觀光,聽說到過峨嵋山,看到西藏有不少人到那邊去朝山,去禮拜普賢菩薩。你們問他,他告訴你普賢菩薩是他們密宗的初祖。密宗承傳是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傳給龍樹,密法這樣傳下來的。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普賢菩薩是密宗的初祖,是《華嚴經》的上首,《無量壽經》的上首,你就曉得其中的關係。

  有同修告訴我,有很多西藏的大德到這邊來傳教的時候,都到那裡去灌頂。我就告訴他,如果你每天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給你灌頂。本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弘揚的,一切諸佛所讚歎的,一切諸佛的皈依處,你念這部經,每念一遍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給你灌一次頂,你一天念一遍就每天灌一次頂,這個功德利益你們不知道。你們喜歡灌頂,我請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給你灌頂,我給你說的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佛法裡面決定沒有妄語、沒有誑語。

  所以十大願王是修淨宗的人必修的科目,你看《無量壽經》一展開,菩薩眾裡面第一位普賢,第二位文殊。在第二章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尊指示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你能夠認真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你往生的品位決定在上品。

  普賢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禮敬,我們這一次連續講下來就好說了,否則的話,禮敬也得要講一、二個小時。因為前面我們在三福裡面,第一福講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把這份心、這個態度擴展到一切眾生,這就是禮敬諸佛。經上教給我們禮敬諸佛,怎麼又扯到眾生去?諸位要曉得,《華嚴》的境界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思惟想像得到的。《華嚴》稱為大不可思議經,它的境界是虛空法界,華嚴家所講的一真法界,這裡面一法也不漏。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圓覺經》上佛也這個說法,也有這一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出現品」裡面又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可見得佛眼睛看九法界眾生統統是諸佛如來,因此這個禮敬是普遍的、是平等的。

  禮敬裡頭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如果有一念分別執著,雖然有禮,沒有敬。敬是什麼?是最清淨的心,這是敬心。心裡還有一點分別執著,心就不敬,外面那個禮做得再像樣子,裡面不敬。敬是講心,禮是講我們外表。也就是說我們每天早晚拜佛,把拜佛這種恭敬心對待一切眾生,因為諸佛就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要瞧不起眾生就是瞧不起諸佛,所以十大願王不好修。

  修十大願王的人往生決定是上品,為什麼?十大願王在《華嚴經》上是什麼人修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法身大士那個標準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金剛經》的標準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不是菩薩。為什麼說不是菩薩?不是法身菩薩。佛門常講權教、實教,就不是真實的菩薩,他是權教,權教四相沒有破,真實的菩薩四相破了,也就是《華嚴》講初住以上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這四相四見統統破了,我、人、眾生沒有了,他心是平等的,對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所以以平等心、清淨心來行禮,這就是真正的禮敬,對象是一切眾生。

  不但對於一切人沒有分別,對於一切物也沒有分別,為什麼?物也是眾生,眾生兩個字的定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物質是眾緣和合生的,人身體是眾緣和合生的,所以統統是眾緣和合的。《華嚴》上說有情、無情,無情就是物質,同圓種智,是一不是二。所以對於有情眾生,一切動物,我們曉得統統是佛;無情的眾生,桌椅板凳、蠟台香燭也是佛。平等之心對於一切人、物恭敬,對於一切物質恭敬。對物質恭敬不是說你每天對你家裡桌椅板凳去磕三個頭拜一拜它,那人家看到以為你變成神經病。對物的恭敬是把它擺得整齊,像把桌子擦得乾淨,這就是對它的禮敬。所以一個學佛人的,無論是道場、是家庭,你進去一看,整潔清淨莊嚴,人家進到這個場所,恭敬心油然而生,這是禮敬諸佛。在今天,全世界許多道場我看了,對於物的禮敬,我非常佩服日本人。我到日本去參觀,連下面的地板,日本地板是木頭的,擦得乾乾淨淨,穿的襪子是白襪,你在裡面走,絕對不會有一點灰塵,日本人把《華嚴經》普賢願王這一願學到了。對人恭敬、對物恭敬、對事恭敬(做事認真負責是對事的恭敬),如果我們要想上品往生一定要認真學習。

  我把這五個科目擺在最後,你才曉得沒有前面四科的基礎,十大願王決定做不到,念念而已。前面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有這個根基才有能力修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普賢菩薩修的,十大願王是成佛必經的途徑,也就是成佛必須具足的條件,就是法身大士所修的。所以你讀了這一句,絕對不是普通的禮敬,我看到佛像我都恭恭敬敬拜三拜,不是這個意思,這誰都會,薄地凡夫都會,何必要跟法身大士來說?它的內容、精神不相同。

  第二願「稱讚如來」。前面禮敬諸佛,第二就不是稱讚諸佛,改成如來。如來不就是佛嗎?如來是佛,如來也不是佛。你念念《金剛經》,你仔細讀,《金剛經》有的時候講佛,有的時候講如來,裡面意思不一樣。講佛是從形相上說的,講如來是從本性上說的,所以禮敬在外表事相上真的是一律平等沒有分別,清淨心禮敬,稱讚那就不行了。法裡頭有正有邪,邪法不能稱讚,正法才能稱讚。你要不相信,你看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統統是善知識,都是法身大士,但是他代表的不相同,這五十三位菩薩代表我們現實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些行業值得讚歎,有些行業不能讚歎,哪些行業?不是善的行業。你仔細看,勝熱婆羅門,沒有讚歎,這一章經文沒有讚歎勝熱婆羅門。勝熱婆羅門愚痴,是個外道,很愚痴。伐蘇蜜多女你看看,沒有讚歎,她是妓女。甘露火王沒有讚歎,瞋恨到了極處。這是代表貪瞋痴三毒,所以這個裡頭沒有讚歎,為什麼?三毒與本性不相應,所以說稱讚如來不說稱讚諸佛。這三種人我們要恭敬、要禮敬,但是我們不讚歎。所以心行與心性相應的,心性就是如來,與如來相應的我們讚歎,與如來不相應的不讚歎,恭敬不讚歎,這就是儒家所說的敬而遠之,恭敬,遠離而不讚歎。所以用一個佛,用一個如來,用意很深。經文的每個字不能含糊籠統去看它,每個字裡頭都有很深的意義。

  稱讚的方法一般是歌讚,經文裡面許多偈頌、讚文,我們常常在法會裡面,爐香讚、寶鼎讚、三寶讚,這是歌讚。經文裡頭許多偈頌多半都是讚三寶的,這是一種,當年在古印度非常普遍。佛法為什麼要讚歎?這個裡面有兩個很深的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我們自己得佛教化的深恩、恩德太大了,沒有法子報,自然就感激的發出音聲讚歎。這是第一個,自然的感謝,感恩戴德,讚歎。第二個甚深的意思,讚歎是替佛宣傳。因為佛不宣傳的,佛不會在外面說「我的法好,別人的不好,你們都來跟我學」,佛沒有,佛非常謙虛。你去問,「我都不如人,他都比我好」。佛從來不打廣告,從來不招生的。現在學校招生,自古以來中國跟古印度,你有沒有在經論上、古書上看到有個招生的?招生還得了,那自己太誑妄了,認為我可以做人老師了,我可以來收學生。古時候愈是有學問、愈是有德行的人愈謙虛,自卑而尊人,還敢招生?所以只聞來學,他來求學,「我不行,我沒有能力教你」。「我一定要跟你學。」搞半天這才答應,學生是這麼來的。

  這麼好的老師,真正有德行、學問,我們總希望多一點人來跟他學。老師又不招生,又不宣傳,又那麼謙虛,誰知道?只有我們做學生曉得,我們替他宣傳,我們替他拉學生。用什麼方法拉?你要是到處去拉學生,宣傳老師怎麼好,老師會罵你、喝斥你,「你造謠生事,你在外頭給我找麻煩」,這沒法子,只有唱歌,唱歌讚歎三寶,別人聽了感動,這麼好,他就會來問,這就可以介紹,所以用唱歌的方法來招生。古人的德行深厚,度眾生不是拉人來的。

  現在我到處講經,什麼登報紙撒廣告,同修來打電話,我說不必,為什麼?我沒有這個能力,我也沒有這個德行,決定不可以登報紙、撒廣告。我說:你們請我到這裡講,我答應,哪些人聽?你們有些認識的人打個電話通知一下就可以,這人少。少沒有關係,一個、二個我都講,不必要人多。人多是湊熱鬧、作秀,搞知名度,那不需要,我們真正修行的人不搞這個。腳踏實地,這樣的好,三五個人不算少,三五個人真的將來成佛作祖還得了?不得了!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幫助三五個人往生成佛,那必定往生,為什麼?你們都往生了,跟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淨空法師幫助我的,他現在快要命終了,我們趕快去接引他」,你們三個拉也把我拉去了,這是實在的。

  所以道場同修的確是要精不要多,做一個真正好的榜樣,讓那個學佛的人看看,佛教道場是個什麼樣子。清淨莊嚴,幾個人在一起同修。像這麼一個道場,十個人在那裡共修,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這就十個菩薩在此地,還得了!將來就是十尊佛,這是無比的莊嚴,何必要大家湊熱鬧?人多複雜,張家長、李家短,全搞的是非人我,道心破壞掉,心不清淨。入道場門來,心地清淨一念不生,這叫做莊嚴,不是道場裡頭香花擺得滿滿的。心地清淨是真實的莊嚴,沒有是非、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因此道場不能要求很多人,只有真正極少數志同道合,能有這麼一個,讓別的人來看看,這是真正道場,他自然讚歎,自然他在外面宣傳,宣傳人多了怎麼辦?人多再建道場。一定要精要純,決定不能雜、不能亂,我們這一生才會成就,才真正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祖師大德。因為這種修學與如來相應,與真性相應,值得讚歎,所以歌讚的用意本來是如此。

  現在我們流行偈讚,像爐香讚,舉一個最簡單的,我們學佛的人聽得出來,他唱的什麼我們知道,為什麼?歌詞我們會背。如果是外面從來不學佛的,你叫他在旁邊聽,從頭聽到尾他是一個字也沒聽出來,只聽到嗡嗡嗡,一個字也沒聽到,換句話說,這效果就達不到。所以偈讚必須唱得字正腔圓,使他聽起來悅耳,意思都聽出來、都懂得,才能收到效果。

  讀經是讚歎,念佛也是讚歎,都是稱讚如來。我們現在做了幾套《無量壽經》念誦的錄音帶,諸位好好的聽聽,念誦就像我在講台上講經這種念誦的方式,為什麼?大家聽得清楚。不能像一般念經敲著木魚那個念法,那個念法聽不清楚,效果失掉了。如果我們把經文念得抑揚頓挫、句段分明,念得清清楚楚,讓人家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一聽就了解這個意思,心就有所感動。這樣念誦,自己得利益,聽的人得利益,自利利他。如果敲著木魚一個人在那裡念,只有自利,不能利他。自己念自己曉得,別人聽不出來,因為你沒有句也沒有段,抑揚頓挫都沒有,就是平平念下去,人家聽了會打瞌睡,也聽不出你念些什麼,稱讚的效果就收不到。

  所以稱讚在技術上、在方法上講無量無邊,這個地方我們時間短,時間很少,略舉一二。諸位了解稱讚的真實義以及稱讚的方式,一個是自己感恩戴德,一個是助佛宣揚,幫助佛接引眾生,目的在此地。所以對於一切法必須平等恭敬,但是邪正要能夠辨別,正法讚歎,邪法不讚歎,決定恭敬。恭敬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就是稱讚這一點有差別。

  第三條是「廣修供養」。供養實在說就是布施、就是放下。因為福報是愈修愈多,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現在諸位同修你們有大福報,前生所修的,如果這一生不繼續修福,你的福報享完就沒有了,因果很公平。你看一般貧人肯修福,富人往往不肯修,愈有錢愈不肯布施,愈沒有錢的人愈捨得布施,所以富人來生貧苦,貧人來生富了,這樣才公平。富人生生富,貧人生生貧,這不公平。所以諸位你看一世看不出來,看三世你就會點頭,很公平。因此佛教給我們,有福的人更應該要布施,你的福報才永遠享不盡。

  再告訴諸位,真正的福報是什麼?是好死,好死必定好生。最沒有福報的,死的時候糊裡糊塗,人事不省,這不得了!如果是這種狀況,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三惡道。你想想看,神智清楚,他絕對不會去變畜生,絕對不會去做餓鬼、去墮地獄,不可能的事情。凡是到三惡道都是糊裡糊塗去的,所以臨命終時不能糊塗,臨命終時要清楚,臨終清楚是最大的福報,是真實的福報,你這一生榮華富貴都是假的。臨終這一念清清楚楚,你的來生好,不學佛的人來生也是人天福報。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修什麼福?修臨終的時候沒有病苦,預知時至,知道什麼時候走,不害病。福報大的,站著走、坐著走;福報小一點的,躺著走。你們要不要修大福報站著走?

  站著走、坐著走,在最近三、四十年我們也見到過,也聽到很多,這是事實。我過去跟諸位講的,台北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李濟華居士,他往生的時候八十多歲,一個多月之前曉得哪一天走,親戚朋友家裡都去看一看,辭行,以後再看不到了。走的那一天是民國四十八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台灣那時候還沒有計程車,坐三輪車,他跟他太太兩個人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去參加共修,在三輪車上跟太太商量,「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妳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到寂寞?」他太太很爽快,「你能往生就很好,不要為我操心」,他太太不知道他那天往生,就滿口答應。因為他的兒女都在美國,就是老夫妻兩個住在台灣。

  他們共修會當中有半個小時講開示,由這些老居士們輪流講,那一天是輪到魏老居士講,李老居士就跟魏老居士商量,「我們兩個時間對調一下,今天我講,下一次我的時間讓你講」,就換過來。開示通常講半個小時,那一天講了一個半小時,苦口婆心勸導大家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向大家告辭,「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為他年歲大了,講了一個半鐘頭很累了,以為他要回家休息,哪裡曉得他下了講台,那裡有個小客廳,小客廳有幾張沙發,他老人家沙發上一坐,往生了,走了。他的家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回家去了。舊金山甘老居士那一天在場,他親眼看到的,你們去問他。沒有生病,一個半鐘點講的時候聲音宏亮,講完之後,說走就走,他就回家去了。這個學佛沒有白學,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學佛要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慚愧了。這是一個一生念佛,他早年是皈依印光法師,跟李炳南老居士是師兄弟。

  還有一個更不得了的,是個女眾,老太太,不認識字,台南將軍鄉。我是四十八年在佛光山,星雲法師開山的時候辦了一個東方佛教學院,請我去做教務主任。有一天晚上月光很好,那時候山上是一片荒山,下面有個池塘,我們帶了十幾個同學坐在草地上討論佛法。佛光山的工程從開山到現在沒中斷,所以有一批長工長年在那裡做工,這裡面有一個工人走到我們這個圈子來,給我們說法說了一個鐘點,我們大家洗耳恭聽,一輩子不敢忘掉他的教訓。他給我們講他鄰居往生的故事,而且是一年前往生的,時間很短。他告訴我們,這是真的,勸我們出家人要認真念佛求生淨土。

  這個老太太心地非常善良,人很慈悲,什麼鬼神不分,到處亂拜,就是這麼一個人。三年前她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一點佛法,勸婆婆不要去亂拜,專門拜阿彌陀佛。家裡給她設了一個佛堂,供養西方三聖。這個老太太真正是有福報、有善根,為什麼?她聽媳婦的話,這個不容易。一般婆婆能聽媳婦的話不太容易,這很少的事情,她居然聽她媳婦的勸告,就專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

  往生這一天她也沒說,她也不說,我相信她說了恐怕家人阻擾、擾亂,她不說。她往生是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她就交代家裡人,「吃晚飯你們先吃,不要等我」,她說她要洗個澡。她真的洗了澡,換了衣服。兒子媳婦很孝順,等了很久,老太太還沒出來,他們去看,看浴室裡面已經洗過澡了,都弄得很乾淨,看看房間也不在,他們家有小佛堂,看到老太太穿得很整齊站在佛堂上,手上拿著念珠,面對著佛像,叫她不答應,走到面前一看,她往生了,死了,站著走的。一個在家女眾念三年,站著走的。李濟華老居士一生弘法利生,還會講經說法,坐著走的。

  我最近也聽到不少人說,好像佛說法不平等,把女眾貶得很低,出家人捧得很高,有很多人來跟我說。我說那是過去的時代,三千年前的時代,的確中國跟印度的社會制度是如此,男人是第一,女人是在家的,男女不平等,佛是在那個時候說法。佛如果在今天說法,不是這個說法,今天說法的排列順序,在家女眾排第一,在家男眾排第二,出家女眾排第三,出家男眾排第四,佛如果在今天出世給我們說法一定是這個說法,為什麼?你看看我們這個道場,在家女眾第一,人數最多,在家男眾排第二,那就一點沒錯。在從前那個時候,佛法傳到中國,可以說是清朝以前,講經說法的道場,出家人第一,人數最多,寺廟裡頭都住幾百人、幾千人,一講經他們都坐在前面,在家人坐在後面,在家人少,出家人多。現在你走到全世界,你看講經的道場聽眾,在家女眾最多。剛才我講的往生的,女眾站著走的,在家的男眾坐著走。看看出家眾都是躺著走的,不得了。我跟你講真話,黃念祖老居士也是這個講法。所以從今以後你們明瞭,不要說佛說法不平等,佛是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狀況是這個樣子,佛不是在今天這樣說法。你們諸位同修要努力,不努力排名就排後頭去。一定要認真努力,認真去修福,廣修供養,要修真正的福報,真正的福報是臨終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自由自在的往生。

  我記得從前老和尚曾經給我們講了一個公案,但是名字我忘掉了,我初學佛的時候,出家沒有好久的時候。講古時候的高僧,他往生的時候問大家,「坐著往生的你們有沒有見過?有沒有聽說過?」大家說「有」。「站著往生的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有。」結果他豎一個跟斗,腳朝上、頭朝下,「這樣往生的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沒有。」他就走了,他就往生了,你看看多自在!那是從前出家人,所以從前出家男眾第一。為什麼?從前出家人廣修供養做得徹底,現在廣修供養在家女眾做得徹底,女眾肯供養、肯施捨,男眾比較小氣一點。出家人變成專門接受供養,享受供養,只享受,所以出家人走的時候都得很重的病,很痛苦的病。有一次夏老師說往往看大德往生那麼苦,都得癌症,看看台中李炳南老居士,這是在家居士,走得這麼自在。他就問我,這是什麼原因?我也就跟他講,出家人福報享得太多,在家居士他福報都布施掉了,他都沒有享受,所以他臨命終享受的沒有病苦。

  廣修供養多重要!我們要真正自在,真正得無量福德、真實福,要捨,要把它統統捨掉,不要怕沒有飯吃,不要怕沒有地方住。我學佛一開端,我遇到一位善知識,有一位老居士送了我一本《了凡四訓》,我念了十幾遍,深受感動,相信因果報應,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章嘉大師教我布施,我敢捨。你命裡頭不該餓死,決定不會餓死;命裡頭該餓死,你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會餓死。你只要真正相信命運,相信果報,廣修供養你就敢做,做得乾淨,做得徹底,尤其是個學佛的人,出家人。

  我也常常在每個地方講經,從前有一年,靈源老和尚在十方大覺寺結夏安居的時候,那一年我四十五歲。人家給我算命,我過不了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一年要死的。老和尚找我結夏安居,叫我講《楞嚴經》,我在那裡講了一個月,《楞嚴經》講了三卷,每天講。那個道場那時候是台灣出家人男眾最多的一個道場,有四十多位出家的比丘,的確很難得的道場。講堂就設在天王殿的旁邊。那時候我還很年輕,說的話有的時候人家還不服。我講到施捨,出家人應當要放下,我就說道場是辦道為第一,真正修行不要做經懺佛事,不要做法會。道場沒有收入,那我們大家就餓死了。如果真正我們是餓著、凍著,我說頭一個韋馱菩薩會撤職查辦,他護的什麼法?你們自己想辦法搞錢,換句話說,根本不相信佛菩薩,不相信護法神。你真正相信,決定餓不到。如果我們出家人修行的時候餓著了、凍著了,到最後沒有法子走投無路,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佛教是假的,我們統統不要信它。因為我們不信佛、不信菩薩、不信護法神,想盡方法去找錢,護法神一看你們自己有辦法,我還護持你幹什麼?他落得清閒自在不管事了。

  我那一年在那裡講經講了一個月,得了一場大病。我自己心裡想,過去看相算命都說我活不了四十五歲,我那一年四十五歲,壽命到了,所以我不找醫生也不吃藥,為什麼?壽命到了,醫是醫病,醫不了死、醫不了命。我非常相信,因為我家裡好多代都沒有超過四十五歲。我那時候發心學佛,原因也正如此。我這麼個年齡要好好的修,四十五歲就完了,就沒了。我也沒求長壽,什麼都不求,所以得病的時候我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沒有別的搞頭了,念了一個月就好了,念好了,也沒死。我很少生病,台灣什麼醫院我沒進去過,沒有我的病歷,就是那一年也沒有看醫生,也沒有吃藥。那時候還有香港兩個法師來看我,命到了,念佛求生淨土,不吃藥,不搞這套。所以學佛的人信佛重要,太難了,信佛。不要以為我們都是佛教徒很虔誠,根本不相信。佛給你講的話不肯做,不敢認真做,為什麼?不信。你要是信,你敢做。所以我說的信佛要不怕死、不怕苦,這才有資格學佛。

  為什麼跟你說福報是愈修愈大?我自己親身的體驗,我是一個最沒有福報的人,又是個短命的人,我現在這點福報、壽命都是這一生修的,我也沒求,自己來的,的確愈來愈大。愈大我自己就愈害怕,愈危險,所以不管大到哪裡,一來了馬上就捨。有很多人說法師,你可以慢慢積,積了一大筆錢,將來可以蓋個大廟。我說不能積。為什麼?一積,貪心就愈來愈重。來多少去多少,我的心多自在!什麼都沒有。不能積蓄,積蓄愈積愈多愈想多,愈多還想多,到最後三途去了。

  廣修供養,供養是對上說的,因為修普賢行的人看一切人都是諸佛如來,所以布施統統是供養,普賢心,普賢行。我們有多餘的衣食,真正嚴格講只講今天,不要顧明天,明天還沒到,今天足夠了,統統可以施捨,我們的心才真正清淨,這才是普賢行,才能達到身心真正清淨、福慧圓滿。利益眾生就是供養諸佛,生佛平等,性相一如,自他不二。這都不是佛學名詞,統統做到了,真正跟自己的身心、生活融成一片,這才自在。

  第四條是「懺除業障」。心裡面思想是心的活動,口裡面的言語是口的活動,身體一切造作是身業的活動。當你造作的時候,是事,做事,造作完了之後結業,結果就叫做「業」。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惡業都有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的報應都不好,善報在六道裡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總而言之,造善造惡統統是造的六道輪迴業,天天在幹六道輪迴,你怎麼能出離六道輪迴?這個我們要覺悟。

  身口意不能不造作,佛教給我們造作淨業,六道輪迴裡頭找不到淨業。修淨業的人,六道輪迴裡頭沒有這個果報,淨業的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我們要修淨業,你看《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要修淨業。《觀經》裡面清清楚楚告訴我們,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可見得淨業重要。淨業最直接、最方便、最穩當的修法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在這個世間,過去生生世世沒有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所以雖然修,不認真,還是沒去得了。這一生當中很幸運,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明白就真幹。我來生不想再搞三途六道,所以我要把這個捨得乾乾淨淨,為什麼?我捨不乾淨,我往生沒把握。為什麼?我對這世間有牽掛。必須捨得乾乾淨淨,一絲毫的牽掛都沒有。給諸位說,連父母都不牽掛,你對父母的恩情要有牽掛,你還是六道,出不了三界。佛法裡面雖然講孝養父母,什麼是真正孝?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成佛作祖是大孝。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父母親不管在哪一道,你有辦法去度他,你將來會度他一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這是大孝。如果顧慮到眼前這一點小孝心,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還搞六道輪迴,這叫什麼孝?所以佛法裡講大孝不是我們世間人情這個孝,這個不對的。

  所以有些同修問我,你大陸上有母親,你跟你母親見面有沒有哭?有沒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說沒有。我在香港講經,我母親住在上海,我通知她,叫她到香港來玩。我到上海去看她,不如把她找到香港來玩,為什麼?她沒有機會出來,這樣看看外面,她開開心、散散心,這比我們到那裡去看她,那個味道不一樣,我是請她到香港來跟我見面。她那天晚上來的時候,正好在講經前大概一個小時,吃了晚飯到講堂來,講堂也有一些同修們已經先到了。來了之後,我就請她先拜佛,拜完佛,旁邊有椅子,坐在旁邊聽講經。經聽完了,有同修招待她,我住在佛堂,她住同修家裡,帶回家,明天我找個時間再去看看她。如果一見面這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這經還能講嗎?這經不能講了。她也很好,我很佩服她,她也沒有掉一點眼淚,很難得,不容易。我告訴她,「我把妳找來,我對妳唯一的供養,一串念珠,一張佛像」,因為她不認識字,經書就不必了。「妳從今以後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母親說這麼多年了,常常想我。「不要想我,想我沒用處,想我就壞了。從今天起,改一改,想阿彌陀佛,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妳也去,將來我們永遠在一起。你要想我就糟糕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妳搞六道輪迴,我們兩個永遠不能在一起。」我教她念佛,她現在吃長素,老實念佛。吃長素我沒勸她,我只告訴她,我二十六歲學佛,二十六歲吃長素吃到今天,我只告訴她這樣,暗示她,我不勸她。她聽了之後,回家去就吃長素,很好,這就行了。

  我對她的供養沒有,為什麼?我弟弟到香港去看過一次,你看看每一位同修跪在地上頂禮把紅包送過來,你們看到的,這個錢你們能用嗎?你有多大的福報?三寶的錢不能用。「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個錢我不敢用,你們也不能用,我要給你用,害了你,你將來會墮三途。我明理,我懂得這個道理,我不害她,這就是孝順。一些同修拿紅包去供養老太太,這個錢妳可以收,為什麼?供養妳的,妳可以收,妳可以帶回去,這個行。供養我的,一個錢都不能要。供養妳的那行,供養多少妳帶回去,妳愛怎麼花就怎麼花,那個可以,妳可以消受。理事分得清清楚楚,這叫做孝養。她現在的錢也不少了,也不缺乏了,為什麼?外頭常常有同修會寄錢給她,曉得我的錢家裡是一個都得不到,所以有很多同修布施給她,常常會寄錢給她。

  理事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的業障才能夠消除。消除業障不是天天在佛面前懺悔,懺悔到第二天還幹,那有什麼用處?永遠也懺不了。不必在佛面前拜懺,真正改過自新是真正懺除業障。我當年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我說了一句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以後又給我加了一個註解,當你求不到的時候,為什麼會求不到?因為你有業障障住了,不是你求不到,是你本身有業障。你能夠把業障消除,感應得到,有求必應。我就請教他,怎麼樣懺悔,修懺悔法?他告訴我,改過自新,後不再造,這叫懺悔。他沒有叫我去拜梁皇懺、水懺,他沒有教我這個,他教我真正改過自新。知道這個錯了,有過失了,能夠改。所以佛法一定要明理,佛法裡頭一絲毫迷信都沒有。

  你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那的確很得受用,他不欺騙你,你在短短的時間當中,的確有非常殊勝不思議的受用,所以佛法愈學愈有興趣,愈學愈快樂。真正的幸福美滿是在佛法修持當中得到的,你要不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持,你的憂慮苦惱沒有辦法斷除,這是人生很痛苦的一樁事情。什麼人最快樂?心裡頭無憂無慮、無牽無掛,腦袋空空的,這種人最快樂。統統都布施了,統統都放下了,所有業障都丟掉了,都不要了,這最快樂,這才叫真正的懺除。

  所以我們每天讀誦經典,我勸諸位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頭有不少段的經文都說出我們現前的過失,我們思想見解行為上種種的過錯,統統都說出來了。你每念一遍,自己對一對,我今天有沒有犯?有沒有這些?有,馬上改;沒有,心裡很歡喜,我都做到了。這就是修行,這就是懺除業障。

  第五條「隨喜功德」,這一條是專門對治我們嫉妒的煩惱,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你看小孩一二歲就有嫉妒心,二個小孩,你給他一顆糖,他看到就不高興。你給那個人多了,他得的少,他也不高興,嫉妒心馬上很容易就顯露出來,沒人教他,這叫做與生俱來的煩惱。這個煩惱很壞事,可以說許多的罪業、業障都是從這個地方引發的,所以十大願王裡頭特別重視,教給我們隨喜功德。見到別人好,我們不但不嫉妒,歡喜,成人之美,要有這樣的心量,不嫉妒、不瞋恨、不障礙、不阻撓。人家有善行,人家有好處,不僅心裡面歡喜,還得要盡心盡力幫助他完成,他的善行就是自己的善行,他的功德就是自己的功德,他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為什麼?自他原本不二。

  我們看看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彼此所修的法門完全不相同,人人都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沒有一個善知識對別人有嫉妒,對別人有破壞,沒有,你去查查《華嚴經》,你找不到一個。自己是非常謙虛,稱讚別人是大善知識,推薦介紹學生去親近這些善知識。他在我這裡學了幾年,我的東西都教給他了,沒有辦法再學了,某人比我更高,比我更能,你去親近他,這才是真正隨喜,盡心盡力去幫助人。沒有這個能力,心裡面歡喜稱讚,這個是隨喜。隨喜破嫉妒,能成就真實的功德。

  第六是「請轉法輪」。請轉法輪,因為佛不在世了,菩薩、阿羅漢,我們福報太薄也遇不到,現前這些法師大德們,要請他出來講經說法。現在有很多出家人,很多道場,他不講經,你不能怪這些人。他為什麼不講經?你們不請他,他講經給誰聽?所以一定要禮請。你能夠禮請法師講經,那法師當然不能不講,講得不好也要講。講得不好,你不要認為這個法師講得不好,我們何必聽他的?你不聽,十大願王這一願就沒有了。講得不好,你天天都來聽,你是修請佛說法,你是修這個法門,修這一大願。法師講經,說實在話,不是一上台就講好的,在台上講得得心應手、左右逢源,給諸位說,至少要十年。初十年講不好,往往講不好聽眾沒有了,頭一天一百個人,第二天三十個人,第三天三個人,法師退心了,「這個很難,算了,我不學這一套」。講得不好,你們大家都來聽,法師想「我大概講得不錯,聽眾還這麼多」,他信心有了。天天都來聽,逼得他非得用功不可,非得準備不可。你慢慢這樣子幾年下來,不會講的會講了,把他培養出來了,這個功德很大。等於是你栽樹,後人乘涼,他真正成就了,將來教化底下一代。所以你要不培養初發心的那些法師,你哪有經聽?你們現在只曉得要收果實,不曉得去栽培,栽培的功德比品嘗果實的功德大得太多了!什麼人去栽培?修十大願王的人栽培。所以我們現在這一代講經的法師是愈來愈少,為什麼?沒有人栽培,就是初發心講經的人沒人聽,這個難。

  我們這個學習,我在台中十年,台中是李炳老主持,他的面子,我們學生出來學講經的時候,聽眾不能不來,因為老師來了。老師來一看看,聽眾哪些人沒有來,他會講哪一天某人講經你為什麼不來?所以我們學講經的時候,聽眾差不多有七、八十人,有練習講經的道場。台中培養講經有練習道場,男眾在靈山寺,女眾在台中蓮社,基本的聽眾有七、八十個人。當然初講的時候講得不好,但是這些人一定會到,所以場面也滿熱鬧,不會冷場。一般佛學院為什麼培養不出人才出來?沒有練習講經的道場,沒有擁護初學講經的聽眾,缺少這兩個條件,佛學院念再多年,不要說念四年,念四十年他上台也不會講。

  請轉法輪,諸位一定要記住,這關係到續佛慧命,將來有沒有真正弘法利生的大德就看你肯不肯修這一願。而且請轉法輪,你真正有這個心,還得有技巧,什麼技巧?要叫這個法師專修。譬如說「法師,我們想聽《彌陀經》,你給我們講《彌陀經》」。好,這一遍講完了,「法師,我們還想聽《彌陀經》」,讓他永遠講這部《彌陀經》,講個幾十遍。你不要說「這經我聽過了,法師,你給我換一部」,換一部,法師成就很難。你只要叫他這部經講個幾十遍,講熟透了,變成他自己的。如果在這個地方這個法師,你們大家興趣很濃厚,這一部《彌陀經》聽到底,這一聽十年,法師一講十年,給諸位說,這法師成佛了,阿彌陀佛再來。為什麼?在全世界是《阿彌陀經》專家,這部經沒有任何人能夠勝過他,他講得熟透了,與他自性相應。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化身來了,誰把他請來的?你們請來的,你們把阿彌陀佛化身請到這個地方來,這地方人有福報,這個國家有福報,請轉法輪請來的,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十大願王你們都會念,早晚課誦本也念了,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有口無心,不曉得這做的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做法。請轉法輪是這個請法。

  第七願「請佛住世」。如果這個法師請出來轉法輪了,請他來講經了,請來就走了,這就變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我們很難得受用。要怎樣才得受用?要這個法師長住在此地,不能走。所以台中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多,李老師在那裡一住四十年,四十年沒離開那個地方,住在那個地方才能有成就。我過去跟他老人家學,他問我「你將來打算走什麼路子?」我說「弘法利生,到處雲遊」。他聽了笑一笑,「這很好,你自己倒很自在,但是你不能度眾生」。我說「為什麼?」他說「你幾時聽過那個聽眾是一次聽經就開悟、就證果的?」我就想,不錯,是沒有,他就勸我一定要住在一個地方長期教化薰習才能成就,有道理,非常有道理,可是我還是雲遊。

  我現在在台灣住的時間最長久,一年不超過四個月。外面,美國國內大概至少有十個地方,加拿大,亞洲南部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可能還要到中國大陸,明年還要到日本。二十多個地方,如果平均下來,大概一個地方兩個禮拜都不到,這樣搞不少年了。為什麼要這樣亂跑?為了是我印了一大批《無量壽經》印了幾十萬冊,已經送到全世界各地了,我要不去表演一下,他們不識貨,不認識。經送給你了,你不曉得這部經的好處,所以到現場去表演,這沒法子。現場去表演,希望大家認識這部經,認識這個法門,努力認真的修學。這樣搞了不少年,想想明後年不能幹了,要靜下來好好培養年輕人,希望將來這些年輕人代我到各處去弘法。

  請佛住世這一條非常重要,真正善知識你要真正禮敬,真正的供養,他就不走了。真正的供養不是財供養,是法供養,什麼供養?依教修行供養。老師怎麼教導我,我怎麼樣做,這個老師就不會走。如果老師所講的你聽了很歡喜,但是完全不能照做,耳邊風一樣,這個老師不會住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與這個地方沒有緣。有緣就是所講的他真正能夠照做,真正能夠理解,真正能夠做到,這是與這個地方有緣。幾時發現這個地方的人變心了,不肯聽話了,緣盡了,老師就走了,他就不會再住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老師絕不貪圖名聞利養,不貪圖這個。

  十大願王這七條是願,後面三條是迴向,後三條裡面第一個「常隨佛學」,這就是迴向裡的上求佛道;第二願「恆順眾生」,下化眾生;末後是總迴向,「普皆迴向」。常隨佛學,給諸位說,菩薩不能離開佛,離開佛,你的成就就很難,離開佛會退轉、會墮落,就像一個學生修學的時候不能離開老師,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薄地凡夫?所以我們不能離開佛。佛又不在這個世間,怎麼辦?前面我跟諸位說過,你能夠每天讀誦大乘,思惟佛的教訓,修正自己見解思想行為,這就是沒有離開佛。經典裡面是佛對我們的教訓,展開經卷如同面對諸佛如來,接受佛的教訓。所以見佛像如同見真佛,展開佛經如同聽佛親口給我們開示,給我們教訓,與佛在世沒有兩樣,這是眼前我們這樣做法。這樣做法不夠,所以決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如來。

  古大德,蓮池、蕅益,在《彌陀疏鈔》、《彌陀要解》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見阿彌陀佛就見一切諸佛,生西方淨土就生一切諸佛淨土。這個話我不能細說,細說要很長的時間,註疏都在,你們自己可以去看。黃念祖老居士註解裡面引用古德這些講法,引用得很多也很詳細。這本書出版非常不容易,老居士寫這個艱苦。我們把它在台灣出版,十個人做這個工作,整整一年的時間,十個人用了一年的時間把這部書整理出版出來。因為這本書,原書是簡體字,把所有簡體字換過來,這個還不難,最難的是什麼?他老人家經典裡面引用的經文,這個經上怎麼說的,那個論上怎麼說的,我們在《大藏經》把這些經文全查出來了,來對,這個難。全部都查對了,他引用的沒錯,偶爾他引用的有幾個抄的時候會抄錯,我們都把它改過來,所以這個本子是精校本。那一邊找了十個大專畢業的學生,費了一年的工夫把這稿子搞成功,不是容易事情。我們今天得到手中,你曉得多少人辛辛苦苦搞出來的。

  可是這個本子裡還有錯字,這真是不容易,真正是困難,但是很少,我們有一個刊誤表。我現在想接著印再版,把錯誤統統改過來,希望這個本子做到盡善盡美,然後歡迎別人翻印流通。老居士聽說我要再重新印二版,他也很歡喜,D.C.的同修通知我,希望我慢一點。為什麼?這裡頭還有些地方太深,重新再把它寫淺一點,這是真正的慈悲,希望每個人拿到這個註解都能看得懂。他說他這個工作加快點做,我就慢一點印,希望再版可以做得盡善盡美,我接受他的建議。所以這個本子很艱苦,不容易,你知道這番辛苦,我們拿這個本子的心情不一樣,得來不容易。

  念這個本子,依照這個修學,常隨佛學。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有一個榜樣,有個樣子,依照這個模型來塑造自己,希望自己能夠跟這個模型造得一模一樣。這個模型取什麼?取阿彌陀佛,我用阿彌陀佛做模型,用阿彌陀佛做樣子,希望自己能夠變成跟阿彌陀佛一樣,那你就成了阿彌陀佛。我把這個話再說得淺顯一點,你們更好懂一點,你把《無量壽經》完全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你是真正的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承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承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看到,你是我的化身,你跟我一樣,沒有兩樣。你跟佛一樣,你還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嗎?去的時候篤定上上品往生,一去就成佛了,就成了阿彌陀佛。這才叫常隨佛學。

  經不僅是要念,要學!某人怎樣,你看看《無量壽經》,那就是介紹他的,他的思想見解行為都寫在這裡,跟這一模一樣的,這就行了,學佛的要這麼學法。經不要把它看作釋迦牟尼佛講的經,阿彌陀佛的經,與我不相干,那你念它幹什麼?念它沒用處。經是我們自己的經,就是我們自己心性的行持。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我們的自性就是《無量壽經》,今天我們的想法、見解、行為與經相違背,這叫迷失本性。我們今天拿這個來對照,把我們的思想見解行持統統改正過來跟這個一樣,那你就是明心見性,你恢復了自性,那就是釋迦給我們講的,你本來成佛。你把這部經完全做到了,那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你本來成佛。不一樣的,你迷失了你自己。學佛沒有別的,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回來而已。這是找回來唯一的妙法,依照這個法子可以把自己真如本性找回來。

  其次,「恆順眾生」。能夠順,心就清淨。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順眾生?因為你有成見、有執著,有執著、有成見就不肯隨順。殊不知這些執著、成見是我們自己的病根,妄想執著,要把這些執著全部去掉,然後才能夠順一切眾生。順境隨順,逆境也隨順;善法隨順,惡法也隨順;正法隨順,邪法也隨順。沒有一法不隨順,但是邪正善惡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我們隨順,不迷惑。那你要問,這個環境這麼複雜,我用什麼方法隨順?你去念《四十華嚴》,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隨順。這五十三個人所表演的有正有邪、有善有惡,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看善財童子怎麼隨順,你學他就行,你處現在這個社會就非常自在、非常快樂。跟什麼人都處得好,善人處得好,惡人也處得好,為什麼?他能夠恆順眾生,這是說善財。六祖給我們說的也沒錯,也說得很好,見解相接近的,喜歡道的,我們就跟他討論佛法,勸他學佛;不能勸的、不相信的、不能接受的、排斥的、反對的,合掌令歡喜。你說得很有道理,歡歡喜喜合掌令他歡喜,不要與他爭,為什麼?愈爭他造的業愈重,何必跟他爭論?可以談得來的跟他談,談不來的隨順他,叫他心裡歡歡喜喜就好,我心清淨,他也清淨,這個是很好。這一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最難的。

  我們中國講孝,孝是什麼?順,順才孝。你不能順父母,怎麼叫孝?不能叫孝。但是順這裡面有理智,父母做錯了要不要順?也要順,在順的當中啟發他,使他自己自覺,使他自己回頭。中國講孝道是以舜王做榜樣、做典型,二十四孝裡頭第一個大舜。舜王的父母可以說都是很不善的,他生活在那麼一個家庭裡頭,他能把他的父母轉過來,從極端的不善變成真正的善人,一點慈悲心沒有變成到最後真正的慈悲,這個了不起。諸位看歷史,看舜王的傳記,你就了解那個太不容易了,有耐心、有智慧、有方便,做得恰到好處。

  如果真正要是覺悟的話,回過頭來反省自己,都是我不對,思過改過就行了,你這個家庭幸福了。不要以為別人錯了,別人都沒錯。錯在哪裡?決定錯在自己,這是諸佛如來給我們說的真話。孔子、孟子也是這樣說法的,別人沒錯,錯的在自己。說別人錯就是自己的錯,自己大錯。諸位要是把《壇經》多念幾遍,好好的去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你一個家,家人都不能隨順,你還能隨順眾生嗎?那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先要能順一家人,然後才能順一國人,才能夠順一切眾生。說老實話,每個人都想追求自己的幸福,都希望離苦得樂,都希望幸福美滿,從哪裡學?從恆順眾生學。

  末後一條,「普皆迴向」,把心量拓開,前面九願面對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普賢大願!所以依照這十大願修行的是上上品往生,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分證寂光。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我保證你往生的時候不是躺著走的,你不是站著走的一定是坐著走。你不會躺著走,也不會帶著病的樣子,為什麼?因為你心裡頭沒有病,身怎麼會有病?為什麼你會有病?心裡頭有病。心不乾淨你才會生病,一個人心地清淨到這個程度,他怎麼可能生病?不可能的事情。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求我站著走,如果這一點求不到,那怎麼能說有求必應?求一定要如理如法,懂得理論,懂得方法,有求必應。人人都可以求得到,沒什麼了不起。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了,看到人家老太婆念三年站著往生,我們坐著往生不如她,所以至少也要站著走,這是真的。我曉得方法,曉得理論,我努力做,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到,所以很自在、很快樂。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個課程講到今天,謝謝諸位。

  這裡有一樁事情向大家宣布,我們這個道場在洛杉磯是非常難得殊勝的一個正法道場,印海法師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法師,雖然我們很少見面也很少往來,他的德學令我們尊敬,在這個地方主持正法是這個地方人的福報,所以你們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有了對象。這個道場每個星期天上午八點到九點半誦經念佛,希望大家來參加。上午十點到十一點,印老法師講《無量壽經》,一切諸佛度眾生的第一經。十一點一刻到十二點,大迴向、上供。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也是印老講經,下午的課程是講《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是梅光羲老居士編的。梅光羲是黃念祖的舅父,是他親舅舅。梅老也是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李炳南的佛法跟梅光羲學的。《相宗綱要》是佛法裡面共同的理論,對於修淨土有很大的幫助。歡迎諸位準時參加,每個星期天希望你們把時間抽出來,到這邊來進修、念佛、聽經。好,謝謝諸位。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