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名人傳記 【篇名:】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9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9宏琳法師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



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訓班學習感悟

能利法師


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善知識者,淨空法師也。師乃當代光復佛教為佛陀教育之先軀泰斗。其所言說皆契於佛理,合於世道;其所行處,是為眾等之楷模,人天之師表,乃吾等之真正歸依處,慚愧末學能利等,能親近老法師,得老法師親為指教,其大幸豈三生哉!

先得根本智,再以多聞,則無往而不至。昔六祖能大師,三年而啟根本智,觸類旁通,聽涅槃等,未半而達經義,此方便智也。淨老法師教法與此同,師喻根本智為樹之根、幹,方便智為枝、條等。誠如是也,根幹強壯,則枝葉隨發,蓬勃茂盛,參天蔭地,攬風棲雲,不也易哉!

佛法所為者,出三界也。故凡一切講法、教法、行法,其最終目的,非與出三界相應,或不能使現前眾生出三界者,皆為不徹底之教行,而其佳者,不過類於世之儒哲等學耳。

「一門深入,得根本智」,此千古之傳承也,禪門如是,教下亦復如是。昔古德得一經甚喜,依之修而見性者,即此理也!惜此法今已難聞矣!且不論佛教已淪為宗教之嫌,即以佛陀教育而言,學之者眾,見性者稀。然淨空法師,獨承傳此法,教於吾等,三月之餘,受用終生不盡也!

「看破、放下」,言之者眾,然真行者有幾人?印祖云:「一分誠敬,一分收穫;十分誠敬,十分收穫」。果能真幹,真看破,真放下,絕名聞,捨利養,亡果報,至誠感通,自他二利,佛教焉有不興之理?!此四字為真入佛門之寶匙也,可忽之哉!

「佛本一乘,根源自別;教有萬法,體性無殊」,淨空老法師,精通宗教,而獨弘淨土,實乃應眾生器,施所知量,非大悲心不能為也。嘗聞其揚蓮宗而抑他門,實大謬也!吾等三月親近老法師,可證矣;老法師發起之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三藏典籍,無所不容,再一證也;而老法師曾宣華嚴、唯識、般若、梵網等妙理,此又一證矣!悲夫,今人之分別執著,我見深重,不明事理,故有此謬傳,不也痛乎哉!

今吾等受誨於淨老法師,蒙師諄諄教導,惠以吾等真實之利,唯期吾等能荷擔如來家業。吾等青年僧,當發大願,當效師行,當弘師業,可負之哉?可負之哉?!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淨宗學會弘法人才培訓班特刊》1997年


能利法師簡介

1990年2月出家於武漢歸元禪寺,依昌明大師受教修行,1991年於江西雲居山真如寺一誠大和尚座下受戒。曾就學於南京棲霞山佛學院、中國佛學院,1996年新加坡淨宗學會與佛教居士林舉辦的第二屆「弘法人才培訓班」依淨空法師學習淨土教義與講經、1999年被中國佛教協會與中國佛學院派往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駐寺留學實習。曾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應用倫理學研究生班、南京大學哲學系中青年佛學骨幹研究生班、澳門公開大學MBA。武漢歸元寺知客兼副寺、武漢佛教協會副會長、武昌佛學院副院長、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研究會會員等。


【附錄】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贈送經書目錄(2010年1月20號更新)

佛說萬佛名經

基礎梵唄教學課本

護生漫畫集明倫月刊連載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佛說阿彌陀經

金山御制梁皇寶懺

法華三昧懺儀輔行集註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唐法藏撰

梵網經菩薩戒本匯解李圓淨居士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表解澄觀法師疏鈔李圓淨居士編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下冊)倓虛老法師

安士全書之文昌帝君陰騭文白話解

歷代因果事蹟彙編-感應篇彙編

蓮宗寶鑒元普度大師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三時繫念佛事全集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2007年重排版)圓瑛法師

大佛頂首楞嚴經圓通疏天台山傳燈法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道源法師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道源法師

答疑解惑(一~四集)淨空法師

廣公上人事蹟初編續編合刊承天禪寺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明交光真鑒述

阿彌陀經要解講記淨空法師

顯揚聖教論

大乘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親聞記淨空法師

淨土聖賢錄

百論疏隋吉藏大師

大乘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解(2009年修定版)黃念祖居士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知定法師

大乘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講記(上中下)淨空法師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佛法的要義聖一老法師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解深密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達默法師造鈔

地藏經的啟示淨空法師

茅蓬劄記1~3集圓因老法師

因果選集

占察善惡業報經暨行法

認識佛教淨空法師

佛陀的人格與教育陳柏達居士

淨宗入門淨空法師

彌勒三經暨本願經

佛性論天親菩薩

阿彌陀佛的說明太虛大師范古農居士

百法明門論表解

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

華嚴演義(冊八)淨空法師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陳義孝居士

如何消業障菩提道上一帆風順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

佛陀的啟示顧法嚴居士譯

佛學十四講講記淨空法師

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胡維銓居士

藥師經註輯劉朗暄居士

八大人覺經講記淨空法師

壽康寶鑒白話編譯

佛陀與佛法那爛陀長老

金剛決疑心經直說憨山釋德清撰

大唐西域記沙門辯機撰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智海居士

從愛欲中解脫

萬善同歸集

幸福人生之經營(解讀弟子規)張有恆教授

妙法蓮華經

念佛成佛妙音居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菁華錄講記淨空法師

不可思議之念佛功德印光大師遺教兩要助念生西須知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諦閑法師

無住生心集淨空法師講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

幸福美滿的人生

六祖壇經講話聖印法師著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演培法師

在家律學二埋法師

六祖壇經箋註丁福保居士

佛說忍辱經選輯海濤法師選輯

安樂集唐道綽法師撰

一行居集清彭紹升著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義疏慧遠撰疏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圓瑛法師

無量壽經義疏觀無量壽佛經義疏阿彌陀經義記隋吉藏慧遠智顗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合輯

佛說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華三昧懺儀軌

慈悲三昧水懺(全冊)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附:懺悔六根)大悲懺儀軌

大悲懺儀禮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佛說十善業道經

放生儀軌戒殺放生嘉言合刊

大乘妙法蓮華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注音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藥師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合刊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文拼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合刊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普賢行願品

佛說阿彌陀經

戒律法要(需註明申請原因)濟濤律師遺集

菩提道次第略論釋(需註明申請原因)宗喀巴大師造昂旺朗吉堪布譯

正法念處經(需註明申請原因)

蓮池大師全集(一~四冊)(需註明申請原因)

瑜伽師地論(需註明申請原因)

大般涅槃經(北本)(需註明申請原因)

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限出家眾申請)

四分比丘僧戒本四分比丘尼戒本梵網經菩薩戒本(限出家眾申請)

毗尼日用切要解(本書限出家眾)佛瑩法師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集解(限出家眾申請)道宣律師


【附錄】佛陀教育基金會簡介

(一)緣起

1982年,簡豐文居士拜見上淨下空老法師,老法師提出構想:成立一個弘揚佛法及培養講經人才的單位,弘法利生。簡居士依教奉行,積極規劃籌組。

1984年12月14日由臺灣教育部門許可設立法人團體。淨空老法師取名為「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董事會推選淨空老法師為董事長、簡豐文居士為總幹事。

1985年1月3日在臺北地方法院正式完成設立登記。至今(2011年)已有約26年的歷史。

(二)宗旨

1.促進德育,輔助民間四育之不足。

2.推展佛慈,發揚積極為善之特色。

3.闡發倫理,潛移社會淫厲之惡風。

4.海外宣講,促進國際教界之共識。

(三)推廣事業

1.設立圖書館、閱覽室供學生、社會大眾閱覽,並免費借閱經書與佛教錄音影帶、光碟等。

2.贈送佛教圖書、光碟及各種教材、法寶給國內外佛教團體或文化教育團體。

3.在佛陀教育宣講方面:

(1)長期固定舉辦佛學講座。

(2)舉辦各項佛學研討班。

(3)舉辦念佛共修會及靜坐班等各項實修課程。

4.提倡佛教文化事業,如中文、英文及各種語文佛學典籍、佛像之印贈結緣、中文大藏經及巴厘文大藏經之贈予、佛教錄音影帶、CD、VCD、DVD、MP3之贈送結緣等。

5.建構網路服務平臺,提供各種佛學講授課程、佛學資料等之影音文字檔案下載服務。基金會網站於1999年開始籌備架設,2000年12月1日正式運作,為大眾服務。

6.辦理放生、護生教育宣導,以改善社會風氣。

7.捐贈獎助學金,培育佛教僧才。

8.其他一切有利於社會公益、文化教育事業之推展。

(四)發展目標

1.2007年12月,基金會位於臺北縣深坑鄉之「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教學園區」正式落成啟用,除可提供基金會教學及共修之外,亦可對外免費開放給具正知見之人民團體,來舉辦各種佛教修學及有益身心、增長智慧之活動,例如:佛七、禪七、內觀禪修、八關齋戒或教師佛學營、大專佛學營、兒童佛學冬夏令營等。

2.2010年「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檀林」落成,提供發心為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精進用功之僧眾,作為修行之處所,由本會負責四事供養,令其安心辦道,為佛門培養僧才。

3.配合「華藏教學園區」、「華藏檀林」的落成啟用,基金會的弘法目標,目前規劃成四個大方向:

(1)印贈經書工作的持續推動。

(2)擴大網際網路佛法資訊服務的提供,尤其在影音方面。2010年初完成由本會規劃製作之第一部動畫片《小真的六度波羅蜜》,頗受各界好評。

(3)解門方面,佛學課程的總體性規劃,籌辦兒童、大專、教師及成人等各種佛學營隊課程。

(4)行門方面,增進大眾參與共修活動的意願,以及加強禪定靜坐等實修課程。並進一步,將為出家僧眾提供四事供養,培育佛門講經弘法之僧才。

(5)本會遵循淨空老法師的教誨:「有多少經費,就做多少事。」,故未設立會員制,不對外募款化緣,經費皆來自十方善信之捐助。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0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1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2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3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4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5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6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7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8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29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0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1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32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